欢迎访问中国技术创业协会原料药分会网站
新闻动态
未来的竞争是全产业链的竞争
新闻动态
位置: 首页>>新闻动态
凯途访谈录精彩回顾【251019】| 香港美盾品牌创始人张敏
发布时间:2025-10-30 14:29:52
  |  
阅读量:6
字号:
A+ A- A


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“CATU凯途”视频号

点击直播回放观看

访谈精华合集

1

张总的自我介绍:

我是香港美盾品牌创始人张敏,毕业于南昌大学制药工程专业,第一份工作是在广州白云山做了6年的销售,第二年便成为白云山最年轻的省区经理。2019 年,因小孩出生放弃国企稳定的管理岗回到广州,加入暨大教授所创立的创业型公司。帮助公司从2019年一开始的一年一千五百万业务迅速扩张到两个多亿,并成为公司连续五年的销售冠军,业绩占到公司的三分之一。在这家公司,我从药品销售转型到药品的检验、研发和生产代工领域。2024 年,在我事业的最高峰期,我选择加入一家创新药研发外企,在方达医药担任销售总监一职,看到了中国创新药的蓬勃发展,也看到中国医药强大的产业链和研发创新能力,萌生了我裸辞创业的决心。

2025年9月我从外企裸辞,前往中国香港创立了MEIDUN美盾大健康品牌,通过对医药全产业链的的了解和资源积累,仅用三个月就完成2款跨境营养品的研发,产品设计,生产落地,打通了香港保健品的链路,医药人转型大健康相对还比较容易。目前我不仅负责香港大健康板块业务,还在长沙成立医药圈MCN公司,帮助药厂老板,品牌方打造个人IP,并设计和孵化医药人转型的其他商业模式。包括工厂老板IP打造,保健品的海外合规链路产品打造的一站式服务,两性健康赛道,家庭健康管理,药食同源,药械组合等商业模式,未来我希望搭建一个创业平台,助力医药人快速转型,共同把握新互联网时代医药人发展机遇。

2

张总谈未来医药人转型方向:

今日主要围绕医药人转型、香港大健康业务、Web3.0时代与互联网思维以及轻资产创业四个话题展开分享。

一、医药人转型困境与出路

自2023 - 2024年起,医药人普遍陷入焦虑。2019年展会还能找到机会,此后行业机会锐减,内卷加剧。仿制药、创新药及CRO供应链均遭受冲击。2019年起,医药代表和销售公司便开始探索新方向,成立B证公司、开展实验室业务等,但大多成效不佳,成功转型的少之又少。2024年10月国家第十批集采成为行业的分水岭,集采价格极低,注射剂最低中标价仅3毛钱,几乎无法覆盖成本,阿司匹林肠溶片国内中标价和国外价格相差十倍,仿制药研发门槛高,成本高,时间周期长且收益低,极大打击了B证公司自主研发的信心。创新药虽然曾几何时受到资本的大力追捧,发展却没有后劲,众多企业后期出现资金短缺,融资困难,项目无以为继。2024 - 2025年,仿制药发现可立项品种稀缺,后续研发需求市场、相关供应链端出现极端内卷,生存困难,中国的创新药也多为伪创新,尤其小分子化药,靶点同质化严重,成功的Biotech公司寥寥无几。

2025年基于目前这种行业环境的变化,医药人不可固步自封,躺平,需迅速作出创业转型的准备,投身于医药大健康其他领域寻找更多发展机会。

二、香港大健康业务板块优势与机遇

国内对保健品领域监管相对保守,很多成分使用受限。例如NAD +、麦角硫因在美国被列为食品,在中国却仅允许用于化妆品,其中麦角硫因2025年在中国销售额已超20亿;NMN受李嘉诚、潘石屹等人推崇,在中国同样仅作为化妆品成分,而美国将其纳入食品范畴;水蛭素等对人体有益的成分在中国也无法应用于保健食品,维生素D3含量监管限度较低等局限。相比之下香港政策开放,相关产品在货架上较为常见,且有非常好的销量验证其市场认可度。中国具备供应链强大的基础和科研实力,依托香港开发的政策与中国生物医药前沿科技,成立香港大健康品牌,为服务14亿中国人的健康需求和拓展全球市场。

三、Web3.0时代与互联网思维

Web3.0时代转型需要具备一定的互联网思维,在互联网环境中,人人皆为素人,互联网可视为人生的第二次创业。疫情后消费形态发生改变,消费者购买行为更为谨慎,购买前会通过网络搜索关注相关信息。因此医药人更需要积极破圈,拥抱互联网,抓住每一个流量红利。

四、轻资产创业模式探索

未来人类工作模式将发生变革,公司将不复存在,人们将因项目而聚集,项目结束而分开,这为轻资产创业奠定了基础。轻资产创业模式适合医药人转型,鉴于医药人开展项目时易出现投入过大、投资周期拉长等情况,建议医药人转型可先尽量选择轻资产、低成本创业,甚至先发展副业。

3

张总公司目前

主要生产的产品和未来看好的方向:

MEIDUN美盾专注于抗衰老领域,像麦角硫因、NMN等产品,欧洲、美国人对这些产品的了解远超中国,在API展会上受到老外极大的关注。我们瞄准了30+男性和女性两大市场。针对男性市场,疫情后大多数中年男性进入低欲望时代,而激素水平是男性魅力的关键。我们正在研发能提升相关机能的产品,目前处于稳定性考察阶段,预计2025年11月上市。女性市场方面,我们关注养胃赛道。养胃产品效果不会立竿见影,属于轻交付,且真正做好养胃膳食的并不多。考虑到中国人喝酒、应酬等习惯,30岁以上人群胃部问题普遍,我们决心专注养胃赛道,开发有价值的产品。

另外今年是中国体重管理年的元年,糖尿病人群庞大。糖尿病会降低免疫力,影响性生活水平,解决糖尿病问题也有助于减肥。我们计划通过改善糖代谢来开发减肥及糖尿病管理产品。我们还关注心血管相关的慢病管理,正在开发水蛭素产品。水蛭素在香港是第二大品种,是小分子多肽,活性强,能降低血液粘度、降低血脂、净化血管。目前该产品也在进行稳定性考察,预计11月推向市场。

在保健品开发上,营销是关键,产品的自我内卷是没有终点的事情,产品的品质是第一性原理,关于产品我们重点关注两点:一是产品稳定性,原辅料相容性研究,工艺研究,包括原料药质量和供应链整合。我们与上市公司合作生产,按照药品生产标准生产保健品。保健品体系与药品不同,药品严格把关,从原料药入场到成品检验都有严格的流程和质量控制。二是临床研究,我们可能不会进行人体大临床,但会进行动物实验和真实的世界临床研究,确保产品的安全性,有效性和真实有效的体感。

4

医药行业新模式下B端如何更好的赋能:

我当时做药品销售,主要面向B端渠道,而B端渠道对C端以及品牌的依赖性极强。若代理的是外企知名品牌,往往更容易取得成功,毕竟这类品牌资源稀缺。新的品牌,我认为应该构建新的自有销售渠道。在精准招商的基础上,赋能渠道,服务好渠道才是最佳策略。和药品相比,大健康产品是消费品,不受政策和集采影响,我们目前要做的生意模式,是基于专家IP的打造,通过IP引流,线上对接B端。提高招商效率。IP打造和专家背书,帮助代理商服务C端客户。同时我们通过公域引流到私域,运营私域,把它做成一个长期的生意和稳定的生意,举例我们目前在打造的霍博士的两性健康IP。我们通过IP的影响力吸引B端客户进入两性赛道,我们会帮他们开店、建立商学院、培训代理商,实现其6个月回本,且不占用投资者太多的主业时间。

5

张总给医药从业者提出的建议:

虽然医药人目前遇到了一些困难,但是我依然认为医药行业是当之无愧的朝阳产业。以我南昌大学毕业的朋友为例,他学建筑五年,投入了大量时间、精力与金钱,如今却面临高达70%的裁员率。反观医药行业,形势相对没那么严峻,这让我对医药行业的未来充满信心。

我以销售人员的视角来分享几点个人见解:其一,无论身处何种阶段,博士、研究生还是本科毕业生,都务必具备营销思维。无论是自我营销还是企业营销,关键在于将自己、企业及人设成功“推销”出去,同时医药人要保持开放心态,向外拓展,充分发挥自身优势,这一点至关重要。

其二,互联网思维不可或缺。当前消费形态与路径已发生巨大变化,步入互联网3.0时代,我们必须紧跟时代步伐,借助新媒体的力量。以我前同事所在的外企为例,其传统赞助方式效果甚微,资金投入可能打了水漂。而若能紧跟互联网潮流,即便只有50万或20万的预算,也能创造出显著成效。

我认为只要大家具备以上思维,未来发展潜力将无限广阔。希望能为大家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考。


注:以上访谈内容为嘉宾个人观点整理

仅供参考!

 【关于凯途】


中国技术创业协会原料药分会(CATU 简称“凯途”), 成立于2016年11月的武汉API CHINA原料药展会,是工信部中国技术创业协会下属的原料药分会。现有研发公司2000余家,生产企业600余家,凯途通过颠覆性创新的新型CDMO商业模式,基于互联网思维和客户思维,将最好的技术,最专业的中间体和原料药生产和最好的制剂或原料药客户结合,系统的解决规范市场原料药资源严重错配的现实,帮助国际和区域市场领先的药企建立全产业链的竞争优势。

凯途秘书们在凯途等您一起拓展更多业务基于新型CDMO商业模式,凯途能提供的服务:

1.原料药和高级中间体产业化

2.对接或者整合工厂与技术

3.对接高端规范市场客户 

4.企业自有优质产品的市场开发 

5.国内首个CDMO医药园区服务

6.拓展医药化工行业人脉 


       加入凯途的方式: